文/王龍琪
2月4日,農(nóng)歷正月初四,立春,晨霧氤氳。我和老伴決定,這天去她的老家隆回縣北山鎮(zhèn)原小角村為90歲生日的伯母祝壽。
在我的記憶中,從我的老家隆回縣桃花坪街道辦事處原寺山村石板江到小角村只有5公里左右的路程,卻有兩條路可抵達。一條是從我住的寺山村坐公共汽車到北山鎮(zhèn)下車,爾后步行2公里左右的水泥馬路即可到達,這是我3年前走過的一條路;還有一條就是沿著赧水河邊走一段青石板路到北山鎮(zhèn)新元村后再走一段田間小路也可達到,上世紀70年代我每次去看望當(dāng)時住在農(nóng)村的岳母時,常常走的就是這條路。
我和老伴剛步出家門,同族叔叔聽說我和老伴要去小角村,先是提出讓他兒子開車送我倆,后來看我們要執(zhí)意步行鍛煉身體,便建議我們走寺山村——新元村——小角村的這條路。他說,通公共汽車到北山的公路前幾年改為356國道了,路上車子太多,霧太大,走在路上不安全。過去通往小角村的沿河老路如今也荒廢不走了?,F(xiàn)在從寺山村去小角村是一條三四米寬的水泥馬路,路程也要近很多。我倆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議。
本文作者采訪村民阮家元(右)
然而,不知是記憶力差了,還是老家變化太快了,我們竟然成了路盲。當(dāng)我和老伴沿著寬闊平整的水泥馬路走了不到1公里時便遇到一個三叉路口,路的左邊和右邊都是水泥路,我們一時判斷不了往哪邊走,正在犯難時,從濃濃的晨霧里忽見左邊路旁樹起一塊“北山鎮(zhèn)‘路長制’公示牌”,上面注明是“塘新沔桃線村道C388新元——金雞嶺”,以及道路里程、道路路長、道路養(yǎng)護員和二維碼,我倆猜測走左邊這條路可能是正確的。于是我們沿著山邊的水泥馬路前行,不知不覺來到一個村莊,只見一位約摸70多歲的老太太提著滿滿的一鐵桶炮竹紙屑倒往路旁回收垃圾的大桶子里,一打聽才知我們到了新元村。我和老伴感慨如今農(nóng)村與城里一樣了,房屋收拾得干干凈凈,馬路上沒有一絲垃圾。說著說著,我們見路邊一座平房里走出一位老人,我一邊說給他拜年,一邊與他聊天。老人告訴我,他叫阮家元,今年76歲,是位至今未娶的孤寡老人,村里安排他為這段馬路搞保潔,每月發(fā)1200元工資,今年春節(jié)村里還給他送來了食用油、米和300元錢。他說:“掃馬路讓他在晚年過上了衣食無憂的好日子,感謝共產(chǎn)黨!”
小角村一角
過了新元村,我們來到了大院村。行走在那山邊蜿蜒的水泥馬路上,披著林間迷蒙的霧氣遇到了又一個三叉路口,也見到了路旁樹起的又一塊“北山鎮(zhèn)’路長制’公示牌”,不過上面注明是“C388新元——大院”。我和老伴對這塊路牌感到十分迷惑,因為我們要去的小角村和大院村是兩個方向相反的村。為了莫走冤枉路,我倆只好走到村子里找老鄉(xiāng)問究竟,經(jīng)打聽才知道小角村和大院村已合并為新的大院村,于是按照一位老鄉(xiāng)指引的方向繼續(xù)向小角村奔去。
此時霧已散去,我們一邊行走在遮蔽了天空和陽光的樹陰下,一邊問路;一邊傾聽著“村村通”廣播里播放的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知識,一邊欣賞著廣播里播放的歡度春節(jié)的喜慶音樂;一邊贊美著一幢幢矗立在村莊里的歐式別墅,一邊羨慕著一輛輛掛著蘇A、浙A、粵A等地牌照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的奔馳、寶馬、奧迪車……
小角村一角
其實變成路盲的不只是我和老伴,一位開著滬A牌照、打著導(dǎo)航儀的帥哥也向我們問路,他是帶著家人去小角村拜年的,原來在上海工作的他和我們一樣也是路盲。
當(dāng)我和老伴在小角村談起路遇的這些糗事時,親戚們“嘲笑”一番后給我補起了課,前些年在實施扶貧攻堅時各地的自然村都通了水泥馬路,近兩年又對路面進行“窄改寬”,小角村在今年也將把最后700多米水泥馬路由3.5米寬改成4.5米寬呢!這么說來,我這個幾年沒去小角村的人成了路盲,也就不奇怪了。